三年级语文《花钟》说课稿

时间:2025-07-28 19:41:08
三年级语文《花钟》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花钟》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花钟》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语文《花钟》说课稿1

一、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开头课文《花钟》,这一组课文的主题是仔细观察。

二、教材分析与定位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单独这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理解,针对不同的年段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针对三年级上期这个特定的年龄段及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我们需要确定这篇课文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发挥的具体作用。根据教材的位置,结合课后的生字和练习,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以后,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处理与定位。

在《花钟》一文的教学中,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我所说的是这一课的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学习了生词,课文学习的重点放到第一自然段,借文学词学句。具体的课时目标是:

1、初步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2、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及用词的准确。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容置疑,众多的不必要的花样,只能虚化了语文,虚化了小学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最主要的任务还应该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正本清源,这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魂,其他的那些形式可以做为语文学习的补充,决不能喧宾夺主。要让学生在语文素养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进行科学的“训练”,开展以课文学习为基础的真正的语文活动。在训练的同时,淡化训练的痕迹,力求达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四、流程与设计意图

从这一课时的整体上看,我设计了五大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自主阅读,学习字词,感悟文意。

(3)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4)完成作业,积累语言。

三年级语文《花钟》说课稿2

《花钟》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通过观察来发现身边事物的特点。这篇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楚,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列举了牵牛花等九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与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我在对文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之后,决定在第一课时教学课文的第一和第三自然段,并且在教材的处理上打破传统的按自然段的先后顺序教学,将第三自然段提到最前面来上。从末尾出发,让学生先了解什么是花钟,然后了解植物学家是如何利用各种花开花时间的不同来制作花钟的,过渡到第一自然段。希望这样的教学能够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同时让教学过程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在教学的处理上,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步骤:

一、课前谈话。

在课前谈话中,我利用课件出示了牵牛花、荷花、万寿菊、蒲公英、茉莉花、铃兰花等图片,让学生赏花、品花。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让学生感受到花的美之外,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谈谈你为什么发出一声声的赞叹声,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花吗?面对用上比喻句的学生,我都给予了特别的表扬,这一步的工作,我上希望能为下面的学习和写话打下一定的基础,做好铺垫。

二、字词的教学。

三年级的学生,字词的教学我都以自学为主。在课件中我有意将花名打在一起,让学生有一个熟悉花名的过程。在检查完学习字词的效果之后,我立即让学生完成作业本的第一大题。当场点名校对,目的是提高了课堂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了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到当场学,当堂巩固。效果也很不错。

三、课文内容的教学。

(一)第三自然段的处理:

第三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的是什么是“花钟”。我先让学生划出描写花钟的句子。然后读一读,了解这段的大意。并且我通过漏读“陆续、大致”这二个词语,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二个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从中了解到作者用词的严谨,同时也在无形中感受到了说明文的一大特点。在抓住这二点之后,我没有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这一段的学习中,而是转入了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二)第一自然段的处理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落,要求背诵。其中罗列了九种不同时间开放的花朵。而且每一种花作者都是用一句话写过,没过明显的详略安排,只是在其中运用了拟人、比喻和利用优美的词句等方式来描写花开的样子。所以在教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采用逐一讲解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学也显得机械化。所以我想借用学生对不同花的喜好不同这一特点来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喜欢哪种花,我们就一同学习哪种花。我想这样的教学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不会落入呆板的模式中。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做做动作,想想花儿在说些什么?学生相对比较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发言也比较踊跃。

四、赏写法。

1、对花开的不同描述方式。课文第一段描写了九种花开了,但因为他采用了比喻、拟人、好词佳句等不同方式去描写,所以让人读起来觉得特别美,而且没有重复、单调的感觉,所以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把书本上的句子与( )花开了,这种表达方式去比较。感受其中的不同。许多学生都体会到了( )花开了这种表达太过于单调,用学生的话说:“读起来没有味道,而书本上的写法就让人觉得很生动,就像亲眼看到了这些花一样。”这样的体会让学生懂得了,对同一种事物的描写,我们如果能用上不同的方式,那么给人的感觉也会不同。而且这一步深入的体会,在后面的小练笔中有所体现。

2、对时间的描述特点。本段文字都在每一种花开的句子中加入了时间,有的放在句首,有的放在句中,而且有些时间是的是整点,而有些时间的后面加入了“左右”一词。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时间的这二个特点,我特地将每一 ……此处隐藏3699个字……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针对三年级上期这个特定的年龄段及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我们需要确定这篇课文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发挥的具体作用。根据教材的位置,结合课后的生字和练习,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感悟作者描写花朵开放时的语言特点,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这篇课文的弄清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观察以及学习作者不同的表达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设计

先是语言引述:鲜花是我们都喜爱的。它装扮着我们的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交流一下你知道哪些花,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好吗?老师搜集了一些有关花儿的资料,想欣赏一下吗?这个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直观感受鲜花的美,为下面的欣赏各种鲜花的开放铺垫。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①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

a、自读第一自然段,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新词,读通句子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b、朗读展示。白板播放课文的情景朗读视频,学生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多人次多形式地读)

c、引导发现。朗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对这些花儿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d、同学们,根据课文中讲的不同花儿开放时间的不同,一起来动手绘制一个简易的花钟吧?

e、完成小练习,作者用什么表达方法,描述不同花儿的开放,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②顺势深入,探究解惑。

a、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b、交流并朗读“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等句子。

c、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和牵牛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

③生物学家们真是高明的园丁,在课文结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们怎么利用花儿一天中开放时间的不同,培育出的真实花钟吧。

大自然中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祖国的语言文字又是多么奇妙优美啊,让我们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一定会发现多有趣的现象的。

让学生通过听、读、看、画,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我们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精神。

三年级语文《花钟》说课稿6

一、说教材

这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主题为“细心观察”,而《花钟》这一课紧扣主题,按照“描述现象——揭示问题——生活运用”这样的思路行文。第1自然段说明了一天当中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第2自然段说明各种各样的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也各异,第3自然段讲述了植物学家将这个原理用在实际生活当中,修建了一个有趣的“花钟”。

三年级的孩子对时钟已经有一定的认识,能认读时钟所表示的时间,所以也就有自行整理和理解文中花开的时间顺序及其原因的能力。但是,对于文中描绘花钟的词语、句式等方面的欣赏,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

基于对课文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将《花钟》一文的教学分为两个课时。具体的课时目标是:

1.认识“芬、芳”等10个生字,会写“斗、芬、芳”13个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苏醒”等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能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3.通过学习,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

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教学重点:感悟描写鲜花开放所用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学会用不同的词句表达同一意思。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我将采用以下的教法:将语文、数学、科学三门学科知识进行巧妙的融合,由动态的视频以及色彩鲜艳的图片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识字学词。在课堂中淡化老师教的痕迹,更多的让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在和老师的对话中有所收获。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积极展开思考,着重推敲、品读重点句段,并尝试着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写一写。

2.学法。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整体把握文章、仔细品读词句、反复朗读感悟等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的双方面收获。

三、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环节,我采取的教学手段是视频的播放和图片的欣赏,在视觉、听觉上让学生感受花开的过程和花的种类繁多,并且能够用一个形容词或一句话来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真实想法。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能会说出本篇课文中的“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等词语,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花钟》。

2.自主朗读,感悟文意。

首先,我会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提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然后,多媒体展示生字词。生字词分为会认和会写两部分,会认的部分只要求会组词,能够准确地拼读,会写部分是语文工具性的重要体现,按照新课程标准要

求,必须熟练掌握,包括准确拼读,正确书写,应用组词。

3.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首先,还是学生的自主阅读,因为阅读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理解文意的重要方式。接着,抛出第一个问题:美丽的“花钟”上有哪些花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会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找有几种花。几分钟后,提问学生,并在课件上展示课文第1自然段提到的9种花,让学生一一辨认。此时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应该会十分高涨,顺势抛出第二个问题:这些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

让学生再一次读第1自然段,这次的重点是找到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分别是几点。先让学生同桌交流,再请几位学生个别朗读,并展示花钟图,询问全班学生几点钟各是什么花开放,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接下来,在“说一说”的环节里,着重解决教学重难点,即感悟课文描写鲜花开放所用的不同表达方式,这也是课后习题的要求。我会以牵牛花的描述为例,启发学生进行比较、推敲、朗读,使学生感悟作者这样写的好处,并自主、合作、探究作者是如何描写其他种类花的开放的。

4.激趣拓展,片段仿写。

我找到了各个时段开放的各种花的图片,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意在让学生感知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初步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与此同时,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也来写一种或两种花的开放,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深入学习,分析原因。

前面的学习充分了解了现象,自然就有了探究原因的兴趣。学生自主学习第2、3自然段就水到渠成了。

《三年级语文《花钟》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