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人生观后感15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丽人生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美丽人生观后感1这天是教师节,我们放了一部叫《美丽人生》的电影。看过之后,我不禁感慨万分。
看这部电影之前,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一部教育片。我心想,这部电影一定是一部特别无聊的电影,唉,要是能放科幻片就好了。不过,等这部电影开始放了之后我才发现这还是个喜剧片呢。片中的主角基度虽然只是一个从乡下来到城市的普通犹太人,但他胆子很大,机灵聪明,在与朵拉多次邂逅后,他大胆示爱,终于以他的幽默赢取了这位公主的芳心。
几年之后,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约舒亚。影片进行到了一半,这时他们的生活有了变化,这个年代是二战时期,而基度是犹太人,所以德国人把基度和他的儿子给抓了起来。朵拉虽不是犹太人,但为了离丈夫和儿子更近一些,她也去了德国人的集中营。
此时的基度不仅是一个好丈夫,还是个好父亲。他为了不使儿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暗与血腥的记忆,于是就骗孩子说这是一个游戏,只要能积满1000分就可以得到真的坦克,不管有多困难,基度总是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朵拉则听到室友说德国人建造的浴室和蒸气室,是专为犹太老人与小孩准备的:喷头上流出的不是水,而是毒气,心里非常恐惧,于是每天在收拾死人的衣服时,看看有没有约舒亚的衣服。幸好约舒亚不喜欢洗澡,所以他没有去洗澡,却正好救了自己的命。基度则冒着生命危险用德国人广播用的喇叭给妻子报了平安信。
后来,他碰到了一个他曾经服务过喜欢猜谜的医生,他使基度能够和他的儿子平安的熬过这几年。为了使他的儿子不被纳粹残杀,基度让约舒亚去和德国的孩子混到一块去,可在基度给他儿子端早餐的时候,约舒亚无意中说了谢谢,被德国人发现,基度教那群小孩说谢谢,终于巧妙的化解了危险。
最后结局是他临上刑场时,他依然迈着夸张的步伐,挤眉弄眼的逗他的儿子开心,最后死在纳粹的枪口下。天亮了,约书亚逃了出来,坐着真正的美国的坦克回家了,与他的母亲团聚了。
男主人公只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但我钦佩他,他履行了一个男人最基本的责任。保护了家人,爱护妻子为儿子树立了榜样,也让我们看到了逆境中的乐观,困境中的搏斗。他唤醒了我们的爱,他给我们爱的信念。从他的爱中,又看到了他的大义。对他是真正的男子汉以他的这种品质之美,赢得了自己以及其家庭的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观后感2故事发生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去了一些无辜而又不幸的人,他们是谁?是犹太人,为什么会死去?因为当时的德国人对于犹太人这个种族,带有强烈的种族歧视,他们自命不凡,认为自己的种族是个高大上”的种族,可是,将高尚建立在无辜之人的痛苦之上,就是高尚吗?不,并不是,这是惨无人道,心理扭曲的人才会做出的事情。但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主人公奎多却笑对一切,并且还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念想。试问,在这种环境下,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如此?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奎多与他的朋友在郊外开车,可是刹车却失灵了,于是,他们便闯入了一个村庄,由此,奎多便与她未来的太太初次见面了。后来,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并且还有一个可爱聪明的孩子。但是,好景不长,奎多与他的孩子和叔叔都被德国兵给抓走了,他的太太不忍心让他们面对这一切,于是便要求那些官兵把她也抓走。
纳粹集中营中,一张张疲惫的面容,面色蜡黄,眼眸都深深的凹陷下去,身材瘦削得几乎只剩下皮包骨的人们,都身着一件已经有些脏的监狱服,可想而知,这里的人们究竟受到了非人般的折磨,但是,奎多在面对他孩子刨根问底的追问时,仍是没有告诉他事情的真相,只是一再强调只是做游戏而已。
一天,奎多被两个德国兵给带走了临走之前,他让自己的孩子藏到一个废弃的保险箱里,并且一再嘱咐他不要出来。奎多大摇大摆的跟德国兵走了,带有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他的孩子看到了这一幕,忍俊不禁,奎多恋恋不舍的看着那个箱子,像是想到了什么,随即便释然般的走了。德国兵将他带到了两座建筑物的夹缝之间,只听见一声枪响,德国兵淡然地走了出来,而奎多却再也没有出来。
胜利的曙光终于洒满了这片土地,人们开着一辆威风凛凛的坦克,不经意间发现了奎多的孩子,他们很高兴看到这些犹太人中的唯一幸存者,于是,便将他接走了,故事至此也就结束了。
美丽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就像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般。奎多用自己造就了他孩子的美丽人生,虽说他已经走了,但是我想他也应该是满足的吧,毕竟,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美丽人生呢?我想父母对我们的爱就是这般吧,无私而伟大。
美丽人生观后感3《美丽人生》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阐述在犹太人还未解放时在集中营过的生活,年幼的儿童和蹒跚的老人都被无情地送进所谓的“洗浴室”处死,对于还有剥削价值的人则每天过着做苦力的艰辛生活,但影片的主角却在这处境中未显露出悲伤的情绪,反而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一切。
圭多,这个幽默而睿智的犹太人,对于自己的孩子,为不让他陷入到对集中营的恐惧,他便告诉儿子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游戏,只要能够坚持到最后就可以获得奖励,而他隐藏在其中的深意则是希望儿子可以坚强地走过这人生的一道道难关,因为他坚信只要不放弃希望,就一定可以看到自由的来临。同时作为一名父亲,他为深爱的妻儿,在困境中仍然用微笑去面对一切,在这种到处充斥着血腥与悲惨的日子中,他仍抱着希望用幽默的话语与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坎,尽管最终没有逃过德国人冰冷的枪口,但是,我想他的人生是美丽的,他有着家人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坚贞不渝的爱情,尽管受尽折磨,但他的一生是美丽的,他有着一颗不屈于命运的心,有着向命运挑战的傲骨。
圭多的儿子正处在应该享受童年的纯真与快乐时,却身陷在这个人间炼狱,可他却用孩童纯真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对他来说,这个社会远没有那么残酷,太阳慈爱的光芒每天都照在人们的身上,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苦难和折磨,可也正是因为这份纯真与当时充斥着黑暗与鲜血的世界形成强烈的对比,也让我们体会到更加深切的悲哀,在最后一刻他与母亲相逢,阳光倾洒在他们的身上是如此地美好,小男孩开心地高呼着“我赢,我们自由”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结局,可在场的每个观众心里还是被狠狠地揪一把。此时此刻,对于这个小男孩来说他的生活是幸福的,他有着深爱他的父亲和温柔坚强的母亲。尽管在未来属于他的人生还充满着未知数,但只要有不向命运屈服的心,他就一定可以创下属于自己的人生。
说到这里也引起我对人生的感悟,对于我们来说,人生何尝不是这样的一次游戏,充满艰苦和辛酸;人生何尝不是一次需要幽默和乐观的游戏,去化解苦难与不幸。我相信只要能走过来,成功之门也将对着我们打开。在人生的漫 ……此处隐藏8903个字……;一等士兵说上校给我们发了防弹外衣,仗打完时才知是件棉马甲!当时会心一笑,觉得编短信的人太有才了!当我再一次看《勇敢的心》时,想到了这条短信。其实刚开始威廉确实想找一个女人结婚生子踏踏实实过日子,但在当时连这最基本的愿意都无法实现,他们杀了他的女人,这时激起了他的愤怒,开始带领大家一起反抗,从开始的为了女人而战转变为为了民族自由而战,而他此举也赢得了王妃的爱慕,最终死得如此悲壮,如此勇敢,如此让人震憾人心……怪不得被称之为男人必看的电影呢!
还看了另一部电影《美丽人生》,这样的片名,让我在未看时觉得一定是一部非常美丽的爱情片,但看过之后才知,是一个男人用其一生为爱人和孩子努力的营造着美丽感动的生活片断。一位尤太餐厅侍者邂逅美丽的女老师,经过努力的追求,终于抱得美人归,还生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子,这是影片的上半部分,确实是美丽,浪漫,温馨……
可这样幸福的生活也随着纳粹组织对尤太人的歧视和血腥大屠杀而结束。父亲和孩子是尤太人,所以榜上有名被送上开向集中营的列车,母亲不是尤太人本可以远离这场灾难,但在列车即将开动时她要求长官停车,她要跟随丈夫和儿子一起到达终点,尽管不知前途是生是死,但她在危难面前她不愿一个苟活。父亲带着儿子开始了随时都会被枪杀的劳动生活。
开始住时集中营时,父亲就告诉儿子,这是一场游戏,所有小朋友都要躲起来,最后出来,最后的赢家将会获得坦克一台。就这样,父亲每天让儿子躲在集体宿舍,而他则是被迫干着随时会丢命的体力活儿,影片记录了那开始很拥挤的集中营,到最后回来的人越来越少,当孩子问起时,父亲依然乐观的告诉儿子,进入决赛的人越来越少,我们获胜的机会越来越大,获胜就可以赢得坦克呢,所以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血腥大屠杀在孩子童年幼小纯洁的心灵上没有留下太多的阴影,而是美好的,只要遵守游戏规则就能赢得坦克的美好记忆。
伟大的父亲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被纳粹分子用枪指着进入死刑场进还毅然保持着风趣幽默搞笑的正步走进了刑场,在孩子眼中那也是一个不能发声的游戏,因为他和父亲都是游戏中的一员,坚持到最后就能赢得坦克。看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试问什么是爱,这就是爱。
美丽人生观后感14电脑中一直保存着这么一部电影,可是却一直没有时间去看,如今翻出来,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看完,感受到了很多,怪不得母亲在若干年前就推荐我看这部电影。
从大体上来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喜剧电影,剧中的父亲圭多是一个很幽默的犹太男子,无论是与多拉结婚之前还是之后他都保持着这一在现在看来有点玩世不恭的性格。我想如果不是因为二战他们一家人一定能活的很幸福,圭多也会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和他一样有着幽默乐观心态的年轻人。可是,有了二战,一切都改变了。
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难以想象在集中营里还能有这样富有喜剧的情形上演,为了不给孩子幼小的心理留下阴影,圭多做出了太多违反常理的事情,好在他是一个幽默的人,这种幽默再加上乐观和坚强就会变得无比强大,完全能把孩子包裹在其中不让其受到一丁点的伤害。集中营的劳役和死亡的威胁变成了一个一千积分赢坦克的游戏,圭多把自己生命的最后岁月变成了一场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戏,这应该算是最高境界的人生游戏吧。
虽然剧中只有几处提到了圭多对死亡的恐怖和对现状的担忧,其他全是他那种幽默搞笑式的神情和话语,但我们应该不难推测圭多的心理,那肯定是一种极度煎熬的矛盾和对立,即使是在临死前他还表现的手舞足蹈让孩子觉得有趣。同时他也很大胆,毕竟之前他一直是敢想敢做的人,无论是在他叔叔家的小镇还是在集中营,环境无法改变他心中的这一点。
坦克开来了,孩子相信了父亲,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他不知道父亲为他牺牲了多少,这只有随着他渐渐懂事才能明白。一个喜剧却又悲剧式的结尾,孩子和母亲团聚,父亲走了。
电影名称叫《美丽人生》,也许很难说圭多这位父亲的人生是美丽的,但我想至少孩子的人生是美丽的,尽管他年少丧父,但父亲却给他留下了一笔无价之宝,在他的心中,他会慢慢知道的。不过我还是觉得圭多的人生也是美丽的,这种美丽不在于他自生,而在于他带给别人,把他最美好的品格展现给周围的人,让每一个人的心随之震动,感慨,变得美丽。
很多人从这部电影中看到的是父亲如何对孩子,确实这应该算是一个点,也是最容易看到的点。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每个父亲都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剧中的圭多也许看法不一。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父亲不应该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给孩子,无论再苦再累,在孩子面前都要坚强,尤其是还未懂事的孩子。我想每个父亲都应该且值得做到这一点,乐观,坚强,这才是孩子需要的,而不是抱怨,抑郁,愤怒。我相信等到孩子长大的时候他会体谅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会知道的一定。虽然我还没有成为一个父亲,但既然已经成人,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要开始摸索了。
美丽人生观后感15时隔23年后,4K修复版经典影片《美丽人生》在国内上映,好听的音乐、动人的情感、自然的表演让许多影迷再次沉醉。
这部1997年首映的意大利电影由罗伯托·贝尼尼执导,罗伯托·贝尼尼、尼可莱塔·布拉斯基、乔治·坎塔里尼等主演,讲述的是最普通的人生故事,却体现了夫妻真情、父爱如山。影片曾拿下当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并一举夺得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乐三项大奖。该片豆瓣评分高达9.5分,在豆瓣电影前250名中位列第六,有影迷评价,《美丽人生》可能是中国观众最喜欢的意大利电影。
“小时候在电影频道看过这部影片,脑海里只有父亲教小男孩做游戏的片段。今天再看,读懂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觉得此刻的我们特别幸运,没有出生在战争年代。”观众王女士说,片尾小男孩失去了父亲,但她相信他一定会带着父亲的乐观和坚强活下去。
从去年至今,《龙猫》《千与千寻》《海上钢琴师》等多部进口片重映,让国内观众拥有了在大银幕上重温经典的机会。谈及《美丽人生》的重映,影评人“二十二岛主”分析,该片属于影史经典,重映有票房保障,影片是反战题材的佼佼者,片中男主角圭多的父爱对当下家庭教育也很有启发性。“但最重要的是,当我们回头看向二十年的时间长河,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战争、国家及民族苦难,《美丽人生》在对时代主题的回应中指引我们反思现实,追问人生应该如何美丽。”
“很多观众的第一反应是片中父爱很感人,但它并不是影片最重要的主题。”影评人凌睿认为,反战和反歧视才是影片第一主题。“片中圭多开书店迟迟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墨索里尼推行的种族歧视政策:街上随处可见禁止犹太人入内的店铺;最残忍的是纳粹屠杀犹太人,连女人和小孩都不放过……电影通过剧情、细节、隐喻反映受害者经历的苦难,比用恐怖惊悚的镜头更能让观众感同身受。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会更希望世界和平,不再有战争和歧视。”
不过从票房上看,该片表现较为平淡,不及此前重映的《海上钢琴师》。截至1月6日晚,影片上映四天的总票房不到3000万元。“二十二岛主”认为,该片票房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许多观众已经看过这部经典作品,而且该片在视听上并不属于需要进影院体验的影片,所以票房难有大的增长。



